新闻公告

认识流感 预防流感

2025-01-13 982
分享到:

流感,如同隐匿在季节交替中的阴影,随时可能侵袭人们的健康防线,对社会生活造成广泛影响。在流感的威胁面前,我们并非束手无策。

预防流感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有力守护,更是构建公共卫生安全坚固壁垒的关键所在。流感是什么?如何预防?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与流感相关的内容吧。

一、什么是流感

流行性感冒(简称“流感”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。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,可以将其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种类型:

1.甲型流感病毒:具有多种亚型,包括大家熟知的甲型H1N1和甲型H3N2等,易引发大规模的人群流行。

2.乙型流感病毒:几乎仅感染人类,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和Yamagata系常引发季节性的流行。

3.丙型流感病毒:主要引起散发性疫情,可以感染多种物种。

4.丁型流感病毒:主要影响牛和猪,尚未发现有人类感染的病例。

二、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

 

普通感冒:多为打喷嚏、咽痛、咳嗽、低热,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。

流感:起病急,症状比一般感冒重。很多流感病人会出现迅速高热,达39-40℃,伴畏寒、寒战,退热后间隔4-6小时再次高热。同时,常伴有很多全身不适表现,如头痛、肌肉、关节酸痛、极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;也会有咽痛、咳嗽、鼻塞、流涕,也可能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在流感流行的季节,如果家里有过或者接触过流感症状的人,家长就应该高度警惕,您的孩子很有可能患的是流感。划重点:儿童,是流感的易感人群,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。年龄<5岁的孩子(尤其是<2岁)更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,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。

image.png 

image.png 

 

三、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有哪些

1.传染源: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。

2.传播途径: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。在特定场所,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,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。

3.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,包括:60岁及以上老人、5岁以下儿童、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。

4.流行季节:我国南北方地区一般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感高发流行 

四、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流感

1.做好个人防护,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。在流感流行季节,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,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,如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。若出现呼吸道症状,应居家休息,进行健康观察,不带病上班、上课。前往医院就诊时,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,避免交叉感染。

2.保持环境卫生,保持居所清洁通风,对门把手、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。

3.加强集体单位健康监测,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校内晨午检和全日观察。出现流感样病例时,患者应居家休息,减少疾病传播。如发生聚集性疫情,应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

 

除了以上这些关键的预防措施,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一环。预防流感,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